• 注册
  • 泷江影像 泷江影像 关注:0 内容:29
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• Lv.6 末子6级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罗定州城墙——昔日守护城池  今日守望历史
      曾经的显赫、威严被岁月和天灾冲刷得只剩下这段残垣断壁。罗定州城墙,这面饱含着无数历史印迹的古城墙,400多年来一直默默守护着罗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。如今,它虽告别了昨天的辉煌,却在感受城市今天的变迁。古城墙那每一块青砖都有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,这座古城墙的历史片段,也许被关注过,被人触摸过,但更多的细节和碎片还有待我们去探究、去发掘、去传承……

     

    历史档案:罗定州城墙位于罗定市罗城镇北部,始建于明景泰四年(1453年),原周长2.2公里,高5.3米,厚4.3米,设有东、南、西三门。明清以来,瑶人起义、南明政权、三藩之乱以及天地会洪兵起义等屡屡攻破城池,城墙已是千疮百孔。其北面临江,曾被洪水摧毁,雍正八年在北城墙增修河堤250米,光绪年间又遇洪水,再在河岸加筑石堤二级,每段长110米,今保留大东门至北门一段城墙,长635米,高5.3米,宽4.7米,城垛2个,长4米,宽3.5米,城墙下有2级石堤,至今仍起着防洪作用。城下底部由6层红石条砌筑,高约1米,大青砖砌墙身,部分城砖刻印有工匠姓名,内墙垂直,外墙收分。今城墙在罗中校园内,多处有被破坏改建现象。当年,罗定中学为建运动场旁边的长廊,把古城墙铲平拆矮了1米;1999年,罗中在北门城墙上建艺术楼,拆毁临江保存较好分三级城墙的北城墙一段,唯一的城台荡然无存,2010年罗中建食堂,将古城墙拦腰斩断;同年洪水又冲垮罗中艺术楼旁边一段古城墙。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
    古迹现状:罗定州与州城墙的来历

        说到罗定的来历,徐子明说:“有一种说法是,当时瑶民暴乱在罗旁大山一带,朝廷平定了瑶乱后建立起了州城,所以,‘罗定’这个名字取自‘平定罗旁之瑶乱’的意思。”据地方志考证,隋大业三年(607年),泷州、建州被撤销,建置永熙郡,郡治是泷水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,永熙郡复名泷州,州治仍是泷水县。明景泰五年(1454年),泷水县治迁到今罗城镇。万历四年(1576年),当时以罗旁为中心的瑶、壮族人民起义,反抗明王朝的压迫。两广总督、都御史凌云翼,奉命统率大军前来征剿。次年,凌云翼镇压了瑶、壮民起义运动,明王朝把泷水县改升为罗定直隶州。“罗定”之名遂见于史。

        徐子明告诉记者,罗定未建州前为泷水县,当时并没有城。明正统十一年,瑶族首领赵音旺率领瑶人攻陷县治。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州府筑土城以避“瑶乱”。景泰四年7月,都御史马昂始建砖城,周长2.2公里,高5.3米,厚4.3米,设有三个城门:东门曰顺德、南门曰永安、北门曰成武,东北以河为壕。万历五年(1577年),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,辖本州(今罗定)、东安(今云城、云安)、西宁(今郁南),遂为州城。万历二十八年,自小南门起至西门止,扩筑城墙250米,新开西门曰安庆门,又开小南门。明末清初,李成栋、李定国、尚之信、吴三桂等先后派人争夺该城。雍正八年(1730年),知州王植重新修葺该城,在大东门外增筑石堤83米,作城墙防洪堤,以减水势。道光元年(1821年),将小南门改为小东门,建太乙楼高10米多,并在西北城墙上筑一小塔以助“风水”。光绪年间两次特大洪水冲毁北城墙,后在河岸加筑石堤二级,每段长110米,使大东门至北门城墙保留至今。
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
    (明代柱墩)

    现场寻踪:在城墙边缘感受历史沧桑

     

        沿着罗定中学校园的边缘向河的方向走去,就可以看到罗定州城墙东城门。州城曲水环绕,两岸绿树荫护,城墙屹立,古风依然,漫步城墙边,记者仿佛走在历史的边缘。1米高的红色砂岩石墙基、青砖砌成的墙面,茂密的绿色植物掩映着这面有着433年历史的古城墙。城墙上斑驳的印迹、杂草、青苔,和已被风化侵蚀的红砂岩墙基,承载着罗定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,也诉说着罗定州四百年的风雨沧桑。

     

        罗定博物馆副馆长徐子明说,明朝万历5年(1577年),建立罗定州以后建起了第一个城———州城。州城依靠三江河而建,因此要筑一个城坝,起到防洪、防御和守城的功能,于是就建起了这座城墙。城墙比较高,也比较稳固,而且城墙上有驻军把守。

     

        当时的罗定州管辖东安、西宁两县(今云城、云安、郁南);城墙有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个城门。辛亥革命后,罗定州被取消,东安、罗定、西宁三个地方划归肇庆管辖。州府搬迁后,罗定中学就在罗定州府的原址建设办学。从那以后,州城墙就没有再使用。随着岁月流逝,常年受到风吹雨打,饱经数次洪水侵袭,这座当年威仪无比的城墙已慢慢变成了残垣断壁,只有位于罗定中学校址的东门城墙至今还保存得比较完好。

     
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
        徐子明告诉记者,前几年,罗定中学建操场,工人从地下挖出很多陶器的碎片和其他的物品,有明朝的,也有清朝的,有些还很完整,估计是当时的州府官吏使用过的陶器。这些明、清时期的陶片还曾在罗定市博物馆展出,供市民欣赏。

     

        城墙是罗定州四百年历史的见证。斗转星移,岁月纵横,如今的罗定州城墙早已不是当年那用于抵御洪水、防御外敌入侵的重要防线,经过百年洗礼的它成了罗定历史的标志、传统文化的载体。

     

        1985年5月20日,罗定州城墙被定为罗定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文物部门专门对它的历史价值进行调查研究,对其进行修缮保护,并在其周边划定保护范围,对社会公布,希望市民能自觉爱护和保护好这段古城墙遗址。

     

        走在东门城墙旁,沉静的古墙上不时传来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。记者发现,罗定中学的读书长廊就建在城墙上,旧与新、传统与现代的建筑风格在这里交接,相映成趣。

     
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
    杂草、青苔满布的城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

     

    民间传说:陈璘喝石成兵点草成人

     

        从镇压罗旁瑶民起义到平定倭寇,罗定州城的整个历史都与陈有关,后世流传的他在罗定州的传说也不少。

     

        岭南一带地方割据势力与明王朝的矛盾越演越烈。在广东,以罗旁的动乱最为严重。万历皇帝下令动用大批兵马粮草去平定罗旁的动乱。张元勋统率十路大军平定罗旁,其中信宜哨的陈璘精通兵法,曾在韶州、英德、清远、潮州等地率兵杀敌,被提拔为高州参将。在平定罗旁时,陈璘率部攀登悬崖峭壁,扫除地方割据势力,接着又被钦命全权负责建置罗定州,住在城墙内的罗定州府。

     

        陈璘有一部下黄玉恣意骄横,陈璘以军法责备,黄玉竟纠集百余人叛变,逃往广西。总兵陈璘分析其必经富林,于是抄小路连夜赶到,令居民尽杀公鸡,并禁打五更鼓。不久,叛军到达富林,听到公鸡未叫,五更鼓未响,便解甲安卧,待天明始赶路。陈璘飞骑而至一举歼灭黄玉等叛军,获得大胜,于是在岩洞口刻上五尺见方的大字“止戈岩”以作纪念。

     

        明万历年间,有一年罗定州发生旱灾。今罗平镇沙村一带旱情十分严重,农田有种无收,农民忍饥挨饿。当时,朝廷将领陈璘带兵来罗定驻扎,见到这样的情景,通过勘察,决定在沙河的上游,筑一座水陂,引河水灌溉农田,抗御旱情。

     

        传说陈璘有喝石成兵,点草成人的本领。在一个夜里,他喝动河里的沙石和田中的稻草,慢慢涌向沙(艹+两底)河上游,聚集在离榃丰山不远的地方,筑成了一座水陂。同时,发动农民开辟了一条沿山水渠。这样,河水涌上沙(艹+两底)村一带渠里,流去灌溉农田。从此,沙(艹+两底)村一带就不怕天旱了,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。为了让后世铭记陈璘的功德,人们把这座水陂称为“陈璘陂”。陈璘陂的旧址,正是现今罗定市大宗水利设施——引沙陂头。

     

        在罗定县城东南4公里的素龙镇大甲村梁屋寨,有一口井。井长约5.8米,宽不足1米,深3米多。井水清澈透明,旱天不会干,雨天也不会溢。传说明万历年间,明将陈璘带兵征瑶来到罗定,在这里扎营数天。当时恰逢大旱,附近的水井也已干涸,连做饭的也水也没有了。将士们饥渴难忍,叫苦连天。若继续旱下去,军队就会丧失战斗力,有被敌方吃掉的危险。面对这种情况,陈璘当机立断,拔出身上的佩剑,挥剑就地一划,便出现了一口水井。这口水井,不但给军士们解了渴,也解决了附近民众的饮水和农作物的浇灌用水问题。后来,百姓为了纪念陈璘,都亲切地把这口井叫作“陈璘井”。
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    罗定中学内的明代古城墙

     

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登录
  • 任务
  • 到底部
  •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
    关闭窗口
    下载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