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| 罗定党史教育基地、红色遗址介绍(五)


苹塘战斗(土地革命时期)遗址位于罗定市苹塘镇屏风山一带。
1926年5月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后,罗定农民运动节节胜利。地主民团对此极度仇视,伺机镇压新生的农民协会。1926年10月13日,反动民团三罗总指挥陈镜轩与苹塘民团团长陈明新等人,诬称苹塘农军招揽土匪,纠集罗定、云浮、郁南三县交界反动民团2000多人,镇压苹塘农民协会。县特支书记李芳春闻讯增援,先与县农军总队长李灿英率领常备队300多人奔赴苹塘,又火速集合全县各区及郁南九区(榃滨)农军1500多人驰援。为保卫农民运动成果,参战农军在雅屋岗、蚊子岗一带(屏风山一带)还击反动民团,连续7天激战,击退敌4次反扑,击毙20多人,活捉数十人。正当农军转守为攻时,县长陆耀文出面“调停”,要求各自撤军。反动民团趁机四散败走,农军也于当日分两批撤离苹塘。
苹塘战斗遗址四周长满了杂草树木,已看不到战斗的痕迹。

罗定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遗址——李家祠位于罗定市罗城街道人民北路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正门内。
在李芳春的领导下,1926年4月,罗定县建立乡农会73个,会员4188人,成立农民自卫军总队3000多人。4月 23日,经省农民协会的批准,罗定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李家祠隆重召开。出席代表700多人,各界列席代表近300人。李芳春主持大会,宣告成立罗定县农民协会。大会选举出县农会领导机构成员,主席王鼎新,执行委员谭奇泉、陈元申、李锐春、董荣成等9人。通过会章,作出实行减租减息、建立县农军等决议。罗定县农民协会的成立,统一了全县农民运动的领导,罗定县农民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
旧址建筑占地面积600平方米,因城市建设,已拆除建设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一部分。
本站所有内容皆为网友发表上传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。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本站所有原创内容。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塔友,不代表文塔网的观点和立场。
生成海报
广东·云浮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