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龙承菲
编辑 | 何润萱
《乘风破浪的姐姐2》一路和和美美地走到了快决赛,最终还是因为同组互撕登上了热搜。
在小考分组之后,陈小纭觉得自己适合唱第一句,但队长容祖儿希望每个队员都现场唱一下“竞争上岗”,于是陈小纭情绪崩溃,当场哭了起来:“我不知道为什么,现在一定要逼我唱这个?”最后组员来安慰她,容祖儿也跟她道歉。
节目播出,豆瓣小组出现了不少百层高楼,不少观众认为陈小纭的举动完全是“卖惨”“按闹分配”,而陈小纭在微博回应时甚至没有给容祖儿道歉,“火上浇油”地把自己的“甜妹”形象推向了团队里的“绿茶”,口碑直接翻车。
毒眸注意到,这起队内争吵共出现了3个热搜,有意思的是,比起“陈小纭容祖儿争执”,登顶微博热搜的反而是“如果陈小纭在那英组”。网友们觉得容祖儿脾气太好,隔壁组的那英则资历更深、姿态雷厉风行,希望陈小纭被分去那英组,“让那姐教他做人”。
如此一来,那英和陈小纭在综艺中的人设,正好形成了一组鲜明的对照——
那英是国内天后级歌手,历来留在大众心中的印象都是“不好惹”,又有“最烦装逼的人”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加身,是综艺里带着火药味儿的“恶女”;陈小纭资历尚浅,外形清纯柔弱,看上去善良可欺,哭起来楚楚可怜,正像是时下风行的“茶艺”小白花。
而“恶女”和“绿茶”,也恰好是国内综艺节目最为常用的女性话题人设。只要是女性集聚的综艺群像,发生冲突时,观众总能在形形色色的性格面孔中,找到最为熟悉的那两张。
综艺“女性”的风暴核心
追溯内地综艺兴起时,无论是“恶女”还是“绿茶”,都很难在节目中见到。
这是因为早期的综艺虽然打着真人秀的名头,仍然以在棚内玩游戏的通告节目为主,每期都会更换不同的艺人嘉宾,观众对节目的印象集中于常驻的主持人。但早期的主持人形象也大多较为端庄正经,电台主播出身的海波,就曾经因为无法适应《快乐大本营》较为娱乐化的主持风格,主动提出离开。
而说到嘉宾,最早在大众心中留下类似印象的,恐怕是在《康熙来了》里叱咤风云的“女魔头”大S。
虽然同为棚内谈话节目,但台湾综艺的整体基调更为大胆、毒舌和娱乐化,主持人和不少嘉宾也拥有极具个人特色的综艺形象。
大S最早就是“华冈七仙女”的领头人,在姐妹团里说一不二、性格强势,在节目中曾经被同学爆料因为沉迷打毛线对巡堂的老师拍桌子。在姐妹团亮相《康熙来了》的节目中,大S还曾经坐在凳子上接受过姐妹们玩笑性质的轮番“参见”,“大姐头”地位显露无疑。
等到台湾棚内综艺走向没落,内地综艺受到海外节目模式的影响,开始拍摄户外真人秀之后,被誉为“内娱综艺史上一座丰碑”的《花儿与少年2》,出现在了大众眼前。
《花儿与少年2》能够诞生出“花学”,离不开节目中多样又突出的女性人设。在天涯、豆瓣等平台的百层高楼中,暗流涌动的“花学”分析层出不穷,女性嘉宾们的人设也逐渐清晰:资历较深、脾气直率的“恶女”宁静,有点公主病的“绿茶”许晴和脑回路异于常人的“奇葩”郑爽。
其中,“恶女”宁静和“绿茶”许晴又成为了节目矛盾和争议的核心,以至于多年后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播出时,还有看热闹的网友希望许晴作为宁静的亲友团到场。
总结来看,“恶女”虽然总是带给观众嚣张跋扈的印象,但当“恶女”的直率建立在其本身成就和代替观众批判时,观众反而会赞叹“恶女”的飒气。
《演员的诞生》中章子怡和刘烨叫板被赞,是因为章子怡自身有影后奖项加身,而且当时郑爽的演出表现并不出色,她的表达是与观众共情;《乘风破浪的姐姐2》中观众喊话那英“治治”陈小纭,也建立在前一次公演排练时,那英“毫不留情”地要求唱得不好的姐姐们“下去”。
相反,因为“绿茶”人设总是被赋予暗藏心机的含义,真人秀观众看节目自然会更偏爱率直的性格,前者言语间“不怀好意”的“绿茶”并不招人喜爱。
尤其是在牵扯到了男嘉宾的情况下,被认为是“绿茶”的女艺人更容易引来观众的指责。
《Hi室友》中周洁琼经常出现笑倒在男嘉宾身上等自然的肢体接触,《潮流合伙人》欧阳娜娜因为没有带够衣服穿男嘉宾的衬衫,都被网友指责过是在借着肢体接触撩男嘉宾的心机“绿茶”。而真人秀综艺的受众群体至今仍然以女性为主,这一类“绿茶”人设恐怕不会讨她们的喜欢,相比“恶女”有更高的风险。
综艺文化,造就常用人设
“恶女”“绿茶”是国内综艺常见人设,而世界范围内,不同国家的综艺喜好的女性人设,也因为综艺观看习惯、文化属性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明星吵架都亲身上阵的欧美人民,综艺里自然少有国内“绿茶小白花”这么迂回婉转的人设,《比弗利娇妻》《全美超模》等撕逼综艺是欧美真人秀的招牌,女性人设也更偏向毒舌又drama的“婊系”人设,在撕逼大战“腥风血雨”的中心。
在去年《与卡戴珊姐妹同行》的第18季中,Kim和Kourtney就因为职业道德问题起了争执,两人大打出手,Kim扇了Kourtney三个耳光。虽然有人指出这段剧本过于“假”,但卡戴珊家族仍然以“黑红”流量占据着欧美网红的头部地位。
与中国同在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和韩国,对于综艺女性人设的常见设定也有所不同。
日本综艺中,女性形象相对而言较为单薄,除了搞笑艺人、女主播和指原莉乃等言辞颇为大胆的艺人以外,很少有女性艺人担任固定MC。
“如果是女主播基本就是cue流程的‘工具人’,当嘉宾的女艺人也大多数比较端着,很少有比较有梗或者言辞大胆的,”在日本留学的果果告诉毒眸,“即使是‘恶女’泽尻英龙华,上节目和其他演员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。”
和国内唯一相同的是,整体氛围较为含蓄、崇尚女性个性温婉的日本文化,更容易催生出“绿茶小白花”的综艺女性人设。TBS电视台甚至专门推出了综艺节目《有点心机又如何》,邀请常年“最讨厌的女主播”榜上有名的女主播田中美奈实,为观众详细解析男女联谊聚会时的“绿茶”小技巧。
而韩国的综艺文化更倾向于“艺能”,即着力展示自己的能力,为观众带来快乐,所以不少真人秀的剪辑方向都偏向于搞笑,观众也更为青睐放得开、不矫情的女艺人。常年观看韩综的小金回忆,BLACKPINK就曾经因为在综艺里表现比较“端着”、语气做作被舆论批评 。加上韩国文化十分注重礼貌尊卑,“大姐头”的人设较为少见,“女汉子”“撒娇精”等比较常见。
事实上,内娱的综艺中女性手持的剧本人设,也不只有“恶女”和“绿茶”两种类型。担任综艺后期工作的小Z,就提到了《奔跑吧》中Angelababy的“女汉子”人设,在《奔跑吧》这类运动量较大的户外竞技节目中,卖力撕名牌、不顾形象在泥潭里完成任务等,容易赢得观众好感。
但他也提到,仍然是“恶女”“绿茶”受到大众关注最多:“这两种性格正好是两种极致,在节目里很好辨识、容易突出,所以大家会比较容易讨论。”
与其他女性人设相比,“恶女”和“绿茶”人设有不讨人喜欢的一面,却并不存在伦理底线等方面的错误,复杂性和延展度更为丰富——
她们一方面可能因为观众代入自身经历,不得不承载观众对身边这类性格人物的怨气;一方面却也能作为一个标志物,将“暴脾气”和“心机”对准了另一个观众更为讨厌的对象,反而能够因为替观众“出气”而博得好感。
当她们恰好被凑在一起,“绿茶”要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,“恶女”看不上“绿茶”假作柔弱的小心机,如此相看两厌,自然硝烟四起。观众看完节目选择立场“站队”,两方互不相让,话题度也随之而来。
“恶女”“绿茶”,该存在吗?
与日韩综艺相比,国内“恶女”和“绿茶”综艺人设的集中出现,有一部分原因是综艺类型的不同和综艺配置的缺失。
综艺类型方面,日本以棚内聊天节目为主,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是在棚内观看vtr(编辑后的街采和艺人外景视频)后进行评论,容易制造矛盾的户外真人秀和选秀节目国民度不高,连“日版101”《Produce 101 Japan》在黄金档播出的决赛收视也只有3.4%,而一般黄金档节目的收视均在5%以上。
韩国综艺节目也以传递给观众快乐为主,如果节目主基调是搞笑温馨,那么一般不会录制、剪辑出有争议性的争吵内容。安宰贤具惠善录制《新婚日记》时和谐融洽,但其实两人在节目录制期间经常吵架,需要关掉摄像机解决。
另一方面,果果和小金都告诉毒眸,在日韩综艺中有明显的主客场,GAGMAN(指综艺里的搞笑艺人)是负责造梗、活跃气氛的主场,作为客场的嘉宾很少比主持还要有个性。
果果告诉毒眸:“日本像‘大姐头’那种咖位的演员基本不上综艺,甚至连SNS都很少用,工作和个人生活分得非常开,即使上综艺也比较公事公办,不太会做节目效果。”小金也提到韩国像全智贤、元彬一类的一线大牌演员,也几乎很少录制综艺节目。
而专业的GAGMAN的缺失,也让国内的综艺嘉宾承担了“做出节目效果”的额外职责。如果节目嘉宾不能做出适当的综艺效果、产出热度,节目组便可能会通过后期剪辑等方式进行引导,塑造典型的人设,引起观众讨论。
事实上,内娱女性综艺形象的刻画,与纯粹撒娇赔笑的“工具人”相比,已经显得比较鲜明且具有特色。早有《超级女声》,现有《浪姐》,都是以女性为主体、专门刻画女性成长竞技而非感情话题的综艺。
但无论是“恶女”还是“绿茶”,本质上都是一种带有恶意的凝视,源于女性聚集的地方总会出现勾心斗角的刻板印象。男嘉宾汇聚的《极限挑战》《奔跑吧》能够主打兄弟情,但即使是打着“三十而骊”口号的《浪姐》,也有网友期待着暗流涌动的“撕逼大戏”。
这种审视或许是对女嘉宾的一种消耗,有些时候女艺人自己也会带着类似的刻板印象:赵小棠在《青春有你2》初登场采访时说“这世界上说你的只有两种人”,一种是“不如你的男人”,另一种就是“嫉妒你的女人”。孟美岐在火箭少女101团综中,也曾经以调侃的语气说道:“大家会觉得女生之间在一起肯定就会勾心斗角、闹不和,但他们不知道,我们是11个男生吗?”
不过,随着近年来女性意识的兴起,观众逐渐“一视同仁”——对于综艺中女艺人逐字逐句甚至微表情的分析,也开始蔓延到男嘉宾的身上。
《中餐厅3》黄晓明的“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”成为新一代“爹味”语录,《演员请就位2》中主持人大鹏在李诚儒说到没看过《无极》时,用一句“当时为什么没看《无极》”挑起了陈凯歌和李诚儒之间的战火,也被指责行为“绿茶”。
而最有意思的是,原本的霸总黄晓明在《浪姐》中“卑微”地忙前忙后、斟酌语句,开机之前还要为所有姐姐单独发一条拉票微博,成为“端水小明”,这或许能够证明综艺之中的男性凝视,已经悄然转向。
欧美和日韩已经为之后的内娱真人秀提供了两种类型的发展模板,即培养GAGMAN、常驻MC与嘉宾职责分明,或是不论男女人手一册撕逼剧本,变为更加戏剧化的群像真人秀。否则无论是“恶女”还是“绿茶”,或许最终都只是叙事的工具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