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4月21日,教育部公布了新的课程标准,距离2011版课标的发布已阔别十年,每一次课标的更新发布,都将引领未来至少十年的教学和考试方向。对于所有的老师和家长来说,这都是顶天的大事儿。
编辑部专门多次研读新课标原文,并与2011版旧课标进行对比且结合了一些专家的意见,总结分析出未来历史学科的发展方向。
一.初中历史教学情况严峻
1.加量不加时
2.命题质量提升,考试难度加大,开放性试题增加
无论是今年4月6日教育部发布的中考命题通知,还是新课标中新增的“核心素养”“跨学科主题学习”“学业水平考试”等,都引导着教学从考查知识点到考查能力的转变。这意味着今后,中考识记题将减少,开放性、探究性题目增加。
且从近三年广东历史中考试题中也有所体现,识记题在省考中已只剩一两题,而探究性题目的分值却逐年增加。
历史同步中原创的探究性题目
二.2022年版新课标的变化
▌2.课程内容(考点)覆盖面更广,综合性更强。
初中教材《世界历史》九年级上册与2022课标新增内容对应部分
(3)呈现大板块、大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要求
新课标中无论是新增的学业要求还是原有的教学活动建议,都是以板块为单位呈现,这样更能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。
以大板块、大单元为单位学习意味着提醒教师们不要再割裂知识点的关联性,逐个考点学习、复习,而是应该从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历史事件的纵横关联,从时代背景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等,促进学生学会独立思考、理解、研究历史。
(4)新增跨学科主题学习 新课标中跨学科主题学习首次加入课程内容,作为第七板块呈现。新课标规定: “历史课程在总课时中专门规划出10%的课时,设计了若干个活动主题,并提出了具体的活动目标、任务与方法,活动过程,活动延伸等,供教师在教学中选用。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,与学生一起设计学习活动。”并列举十个跨学科主题作为学习示例。 对于跨学科主题的设计,新课标中写道:“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各个主题涉及的内容,都来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六个板块,从特定的问题意识出发,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内容整合在一起,有助于学生形成既在时段上纵通又在领域上横通的通史意识;同时借助不同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方法,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”这一点也同样印证了第(3)点,要求教学向大板块、大单元方向发展。
根据今年4月6号,教育部发布中考命题通知中,明确提出,“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,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”,再结合新课标中“课程内容中的前六个板块是历史学习的基础,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板块是学习的提升和拓展。”可知,跨学科主题学习可能会作为开放性、探究性(高阶思维)的命题方向来提升中考试卷的区分度。 由此可见,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十分重要。 结语